文/ Mr. Jamie

 

再這樣下去,連十五K都到不了 —邰中和

22K 困境,我管定了 —施振榮

 

由於兩位宏碁共同創辦人前後的發言,

22K 又成了一個議題。

 

問題是,22K這件事情 從頭到尾根本 不該是個議題

 

趕緊來看看吧...

先讓我講個故事。

 

我從小住在永康商圈,十幾年前,巷子裡的三角窗開了一家冰店

前面幾年,

生意都冷冷清清,點了一碗紅豆冰,50 元,

小鬍子老闆還拿著吉他坐在旁邊唱歌給我們聽。

 

無奈生意就是不好,

老闆跟我們抱怨說再這樣下去店要收起來了。

 

某年夏天,當我再去店裡正要點紅豆冰時,

老闆說他新開發了一種新鮮芒果冰,很好吃,

叫我點點看,一碗只要 60 元。

 

我試吃了,哇,驚為天人,

從此之後這碗芒果冰就成了我帶大學同學、朋友

在永康街征戰美食固定的完美大結局。

 

隔年,芒果冰變成了 70 元

再隔年,80 元,100 元,120 元,160 元,之後還要排隊半個小時才能吃到。

小鬍子老闆越來越少出現在店裡,

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大家熟知的歷史了。

 

沒錯,這就是永康街冰館的創業故事。

 

 

 

冰店這件事情跟 22K 有很大的關係。

 

很明顯的,顧客要吃的是芒果冰,

即使一碗賣 160 元,大家還是排隊搶著買。

 

如果你只是紅豆冰,

那就算一碗只要 50 元,會跟你買的人還是很少。

 

紅豆冰就是紅豆冰,無論如何它就不是芒果冰,

如果你想要賣 160 元,那就得想辦法變成芒果冰。

 

政府當然可以統一規定全台灣紅豆冰一碗至少都要賣 100 元,

但那沒有幫助,因為人們可以非常簡單的忽略你的紅豆冰,

 

走到下一攤去吃芒果冰 — 況且當紅豆冰都要 100 塊,

那只會讓芒果冰的 160 看起來特別划算。

所以 22K 為什麼是「偽議題」?

因為當你跟著大家一起吵 22K,

那就代表你承認自己只是一碗跟大夥一樣的紅豆冰,你不知道怎麼變成芒果冰

 

所以只好盲目的跟著群眾喊:「要求政府拉高紅豆冰統一售價!」

問題是,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樣,

就算你們成功的拉高了紅豆冰的公定價,

那並不會讓紅豆冰更有價值,

相反的,那只會讓芒果冰看起來更便宜,銷路更好。

 

所以重點根本不是紅豆冰一碗該賣多少錢,

重點是怎麼把我們的年輕人訓練成「芒果冰」、「草莓冰」、「珍珠奶茶冰」,

這些企業亟需的人才,那他們的薪水自然就不會只是 22K。

 

問題是,

政府根本不知道企業需要什麼人才,大學也不知道企業需要什麼人才

我們過去十年的教改,越改只把學生帶離現實世界越遠。

事實上,appWorks 投資的網路公司

每一家都在缺軟體工程師、使用者體驗設計師、網路行銷、社群行銷專家、電子商務專家。

就我所知,他們願意付 30K、50K、80K、甚至 100K 給有能力 (且價值觀相近) 的人,

但即使是這樣,在現今的人才市場,

他們都無法找到足夠的戰力來加入他們。

 

這就是問題的所在,重點根本不是紅豆冰一碗該賣多少錢,

重點是為什麼當企業需要的是芒果冰,

政府卻把我們的年輕人都訓練成了紅豆冰,

然後又要模糊焦點的一直去吵紅豆冰的公定價應該是 22K 還是 25K。

 

在不久以前的社會,紅豆冰一碗是不要錢的,

如果你想當壽司師父,那就去一家壽司店當學徒,

店裡會供你吃住,但幾乎沒有薪水。

 

你知道現在的重點根本不是薪水,因為你是來學習的,

學習怎麼從一碗紅豆冰變成超有價值的芒果冰,

師父願意把他的畢生絕學教你,沒跟你收學費,還供你吃住,早就是大恩大德了。

 

所以重點根本不是 22K,重點是年輕人,

既然你的政府、你的學校已經誤了你,

你該用什麼方法,找到願意教你的師父,

花 1 萬個小時跟他學習,最後變成炙手可熱,有超強戰力的人才。

 

那時什麼 22K,花 100K 也不一定請得動你。

 

當眾人皆醉,記得,獨醒的人就有福了。

 

一天中的種種觀察,

我常分享在 Facebook,歡迎收聽Mr.Jamie 臉書

 

延伸閱讀:你有拒絕 22K 的權力

 

本文由 MR JAMIE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

arrow
arrow

    mammon13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